在总结以往农业开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使立体农业和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江西省科委和吉安地区科委共同在江西泰和县灌溪乡千烟洲建立起“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试验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余江县刘家站垦殖场建立了“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在东乡县建立了“赣东北红壤丘陵综合试验区”;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办公室在全省建立了试验示范点等。 这些试验基地边试验边研究边推广,通过实践,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把一个小流域、一个荒丘、山岗作为一个自然单元,筛选了其主导产业,组合成当地最佳作物组合模式,进行分层次立体开发,合理安排立体种植。一般布局是:山顶种植林草涵养水源,山腰营造速生用材丰产林、薪炭林,丘脚经济果木林,丘间修筑山塘、拦坝蓄水灌溉和养鱼养鸭,建立起果基、桑基和草基鱼塘,使农、林、果、猪、渔长短期效益结合,在耕地、果园等利用上推广立体间作套种,用养结合,达到垂直立体布局、平面立体综合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协调、相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