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农业在工业革命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一直作为基本的和主导的产业部门发展着,并创造过辉煌的文化。工业革命后,世界的经济生活呈现了三大基本特征:一、经济不断增长;二、国际贸易活动不断增强,三、农业相对衰弱或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工业革命后经济增长走了一条牺牲农业利益的道路。或者说是,工业革命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成了工业优先的“一方先于一方”或“一方优于一方”的介入型关系。资金和新技术优先用于工业;不恰当地“瓜分”农业人才和劳力;不合理地占用农亚资源,维持、有时还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大量的工业废料“包袱”摔给了农业;向农业倾销污染环境的化学制品;在计算农业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GNP)时,剔除了农业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际价值;经济增长以货币为媒介衡量有意义的经济活动,而农业的非货币化部分很大,这就为“轻农病”提供了土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