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喜冷凉的气候环境,叶片生长适温为12至24℃,以15℃最适,不耐高温、耐霜冻,能耐﹣4℃至5℃的低温。针对韭菜对温度要求较低生长发育的特性,利用大棚冬春季栽培韭菜,使地产韭菜提前至春节前后供应市场,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地产青韭的需求,同时经济效益也较高口常州地区冬春大棚栽培韭菜的品种主要以耐寒性强的河南791和本地韭菜两个品种为主。 冬春大棚栽培韭菜一般于当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播种。株行距为20厘米X15厘米,用种量每亩3千克左右。韭菜出苗后应加强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在秋冬前基本不收割,以培养成健壮的植株,制造大量营养物质贮存在根株和鳞茎中。也可采用老棵分株移栽,以后经过精心的田间肥水管理充实根株和鳞茎口常州地区大棚冬春栽培韭菜一般于11月下旬扣棚,扣棚前将韭菜齐地面割除老叶、枯枝,并将田间枯叶、杂草等全面清除干净。后普施一次30%的腐熟粪水或每平方米用商品性优质生物有机肥1千克化水后浇施口最好在畦面覆盖5厘米厚的经堆制雨淋过的稻壳灰或草木灰,也可用干细土与草木灰各50%拌匀后撒在畦面,厚约1.5-2厘米,以起到护根的作用。扣棚后的棚内温湿度管理是提高韭菜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温度超过24℃时韭菜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使生长延缓。叶片中粗纤维增加,品质下降。因此扣棚后棚内白天温度以保持15至24℃、夜间不低于5℃,以8至10℃为宜。在生长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一旦棚温超过24℃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降湿,且通风量必须由小到大逐步通风。当棚温低于15℃时关闭通风口,同时在强冷空气来临夜问棚内温度低于5℃时应覆益小棚增温保温,以有利韭菜的生长发育,提早上市期。 其次棚内空气湿度不宜过大,一般以60%至70%适宜,过高时对生长不利,易发生病害和烂叶,因此在适温条件下要尽量通风降湿。大棚冬春栽培韭菜时前期主要依靠根株和鳞茎中积累的养分及土壤中所贮水分进行生长。对第一、第二茬韭菜一般无需追施肥水,但应保持土壤较为湿润。对第三茬韭菜在苗高8至10厘米时,每亩用复合肥15千克或30%腐熟粪水追施1次,追施肥水后需及时通风,换气降湿。一般追肥时间宜在收割前1个月左右。当韭菜高达20至25厘米时即可收割,收割时应选择晴天,收割以距地面2至3厘米为宜,一般大棚冬春栽培韭菜可收割3茬以上。韭菜为多年生宿根性蔬菜,一次播种后可连续2至3年、对两年生以上韭菜,在棚膜揭除后还可收割12茬。以后不再收割,然后加强田间肥水管理,进行养根育壮,至冬季继续扣棚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