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染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散发性 病例零星的散在发生,无规律性。病例在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的关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畜群的免疫密度不够高,存在散发病例;二是某些疫病隐性感染的比例较大,仅有个别动物表现临床症状;三是有些疫病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只能零星发生,如破伤风、恶性水肿、放线菌病等。 (2)地方流行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出现,小规模流行,发生原因可能为某些病原体污染了这个地区,形成了常在的疫源地,每年都有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例,如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 (3)流行性 某些传染性较高的病原体常可造成疫病的流行,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传播。防疫和检疫不严格,引进病原携带者和畜群的易感性升高时,可造成一些重要传染病的流行。暴发是指在一个畜群内或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病例。 (4)大流行 流行范围广,疫病在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内流行。口蹄疫、牛瘟和流感等烈性传染病曾出现过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