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十大潜规则调查消费者呼吁“透明厨房”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消费者呼吁“透明厨房”,让顾客放心就餐。 本报记者 伏志勇/图 消费者期待的,无非是“吃得放心”。餐饮荣誉证书花1万元能搞定 1.5斤的鱼上桌时变成了1斤 餐饮行业十大潜规则调查 “消费与安全”,是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可是,《法制周报》记者在近日的调查暗访中却发现,在某些消费领域乱象丛生,消费起来并不安全。 挂着“食品安全优秀餐饮”的牌匾,这家餐馆的食品就真的安全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评优牌匾已被明码标价几千到数万元不等;鸭霸王价廉味美、粉店的米粉就是就是比自家做的好吃,里面也许加了危险的不明添加剂;上班族每天吃的盒饭,也许产自某个无牌无证的居民房……记者曝光了餐饮行业“阴阳菜价”等十大潜规则。 记者通过暗访发现,在“快速减肥”、“N日瘦身”、“无效退款”等动人广告词中暗藏美丽陷阱。消费者使用减肥产品或接受针灸、吸脂服务导致过敏、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消费陷阱:房地产广告忽悠人、低价团购陷阱、花高价买来的“特效药”也许只是食品。 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健提出了产品质量鉴定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等建议,呼吁修改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期《法制周报》推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策划,揭开餐饮行业十大潜规则,暗访长沙减肥市场乱象,深入报道维权案例和发布消费警示,呼吁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推动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雷鸿涛 实习生 余修宇/文 伏志勇/图 挂着“食品安全优秀餐饮”的牌匾,这家餐馆的食品就真的安全吗?在酒店举办的婚宴上,你点的1.5斤的鳜鱼,上桌时的那条重量真是1.5斤吗?为什么总觉得外面小店的米粉就是比自家做的好吃,那里面到底加了什么配料?餐饮行业的问题还有很多…… “食”字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良心的良。做食品当然要讲良心。但记者发现,有些饮食行业的从业者不但没有良心,不讲诚信,甚至还不惜为牟取暴利违法违规。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法制周报》记者经过数天的暗访,通过知情人士的爆料,总结出了餐饮行业的十大潜规则。 潜规则一:荣誉证书1万元搞定 3月3日,本报刊发《无名粉店何以变成“无德粉店”》报道了无名粉店雨花亭分店员工在锅里洗拖把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这家餐馆的门口居然挂着一块“食品安全优秀餐饮”的牌匾,颁发单位为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和中国(湖南)首届食品博览会组委会。 这种“食品安全优秀餐饮”如何评选?3月12日,记者联系了湖南省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工作人员介绍,湖南省卫生厅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公室以前曾设立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法》出台后,2010年湖南省卫生厅设立省食安处。工作人员表示,那块牌匾于2006年授牌的,并非由他们颁发。 不少消费者在就餐时经常发现餐馆里挂着不少荣誉证书。这些证书到底从何而来? 在湖南一家美食网上,该网站的业务范围赫然写着“荣誉申报服务”、“全国大赛推广”等。记者以需要办理餐饮荣誉证书为由,联系上了该网站相关负责人谭先生。 谭先生说,给餐馆授牌没有问题,一般的荣誉牌匾只需要1万元,给了钱之后就“不要操心了”。 为了打消记者的顾虑,谭先生说,他们的授牌是永久性的,授牌后网上可查真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授牌还具有“官方性质”。因为他们与相关食文化研究会、烹饪协会、餐饮协会、乡土菜协会等都有联系。 当记者咨询有哪些荣誉证书可以选择时,得到的答复是,荣誉证书不止一种,价格也各不相同。便宜的几千元,一般的1万元,而更高档次的则要2万元左右。 谭先生举例,如果是小餐馆,“你可以参加我们的美食烹饪大赛,店里拿两个招牌菜出来。我们帮你搞几个金牌,这样的只要几千元。”另外,餐馆成为相关烹饪协会的理事单位也可以,收费标准一般是1万元左右。 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对记者表示,餐饮行业的各类评比出发点是好的,但近年来,一些评奖评比已失去公信力,因为很多餐饮企业都是花钱买荣誉。这背后暗藏着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潜规则二:酒店海鲜缺斤短两 在结婚、庆生等各种喜庆日子,许多消费者会选择在大酒店举办宴席。长沙市民王小姐曾就职于某三星级酒店,她透露,自己所在的酒店还算正规,但也存在缺斤短两的现象。据她了解,这并不是某一个酒店存在的问题,“我开始还不习惯,后来考察了很多酒店,发现大家原来都一样。” 她举例说,客人订宴席时,酒店方会先跟客户算好每道菜式的价格。而算海鲜的价格时,酒店是按统一标准计算,比如鱼会按1.5斤算价,而事实上,宴席上的鱼基本都不足一斤。而主人家一般不会去留意和计较,“你不可能在开席前,要求每条鱼验货再下锅嘛。” 如果说缺斤短两是诚信问题,那么餐馆“狸猫换太子”便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了。长沙江南天天渔港南二环店玩的就是这一招。据媒体报道,在该店,客人点了活的海鲜后,店员会当着客人的面将海鲜从水池里捞出来后称重。而转背店员又会将活海鲜偷偷“放生”,把冰冻死海鲜送入厨房。 潜规则三:“阴阳菜价”专门宰客 上述知情人士王小姐还向记者透露,在酒店工作期间,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席1888元的标餐,如果把每个菜式的价格加起来,并没有1888元。这是因为酒店有两套菜价。 如果你去酒店订宴席,酒店一般会推荐搭配好的标餐。有些酒店甚至只提供标餐,不能单点。按照消费者的惯常思维,搭配好的标餐应该更优惠。 但王小姐却透露,酒店一般会准备两种菜单,客人单点时是一种,选择标餐时是另一种。其中的奥秘在于,同一款菜在标餐中的单价要高于单点时的价格。这一现象在业内称为“阴阳菜单”。 前不久,媒体还曝光了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古镇部分餐厅曝出“鸳鸯菜谱”,即同菜不同价的中英文两份菜单。当地餐饮业者坦言,附照片的英文版菜单会标高价格,是同行间公开的秘密。商家这一做法,被认为是专宰老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