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生产调制中的气象问题

人气 1588   2006-4-11 10:10

1.烟草地膜覆盖栽培与气象 在中温带及春季气温较低的烟区,近几年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烟草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温,调节了土壤水分,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环境,加速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质量,扩大烟草适种的区域。在黑龙江烟区,利用地膜覆盖栽培,烟草的移栽期,可提前10~ 15d,盖膜期膜外平均气温11~ 18℃,膜内土表温度达20~40℃。盖膜50d左右,0~20cm土层的平均土温,比对照提高4.5~5.5℃ (图9—16),促进了烟株及其根系的生长,使烟叶成熟期提前到7、8月份热量最佳期,从而生产出较优质的烟叶(王淑芳等,1991)。在干旱年份,陕西合阳地膜覆盖烟田,每生产1kg烟,比露地烟田少耗水 334.1kg,使烟叶产量比不盖膜田的提高23.7%,均价提高14.5%,单产值提高1162.80元/hm2(饶梓云等,1992)。

2.早花与气象 烟株在大田生长中,常因气候条件的变异,提前现蕾开花,以至最终烟叶少而小,叶片薄而轻。导致烟株早花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在大田生长前期,有6~12片真叶的烟苗,若遇到10~20d的13~18℃的持续低温,可促使花芽提早分化。特别是白天的<18℃的温度,促进烟草发育,比夜间温度的作用更大;一些少叶型烟草品种,要比多叶型品种对温度反应敏感。此外,少数多叶型烟草品种,属短日性。在8~10h短光照条件下,也会出现卑花;土壤水分、养分不足和失调,也脂促使烟株早花(洪其琨,1991)。因此,在生产上,可适当选择多叶型品种,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栽,避开可能出现低温的时段,或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措施,以防早花。对已开始早蕾的烟株,应及早打顶,促进腋芽萌发。然后保留一个顶杈,加强管理,亦可增收。

3.烟叶烘烤与小气候 成熟采收后的烟叶,需在专用的、人工控制小气侯的烤房里,烘烤成适制卷烟的原料——烤烟。烤烟的全部烘烤过程,约需5d左右。其中包括3个阶段,即变黄期、定色期和干筋期。各阶段都需要特定的温、湿条件,使烟叶逐步变色、干燥。烘烤时,将采收的烟叶,成排悬挂于烤房中。开始以1℃/h的速度增温,直至室温达 36℃左右,保温直到烟叶变黄有3~4成,再升温到38~40℃,同时打开房顶排气孔排湿,使室内相对湿度由90%逐步下降到70%,待烟叶金黄, 即转入定色期。此时以 0.5℃/h,平稳升温到50~55℃,加强通风排湿,使相对湿度降到3996以下,并保温直到烟叶“打筒”(即烟叶微卷成筒状)。当烟叶基本干燥时,黄色即被固定。然后,再以2~ 3℃/h升温,升到65~70℃,将主脉烤于(下部叶用65℃、中部叶用68℃、上部叶宜不超过70℃)。此时相对湿度渐降到15%左右。在变黄期中,烤房中升温降湿不能过快,否则,烟叶失水太快,叶片组织死亡过早,烤后仍呈较多的绿色(俗称“死青”);定色期间烤房湿度过大,升温太慢,叶片中酶继续氧化,叶片黄色不能固定而变褐;千筋时温度过高,会使烟叶中糖分焦化,叶面呈红褐斑点;主脉还未全干即停止烘烤,会成“活筋”叶,存放时易霉坏。上述种种,都将会降低烤烟品质(孙福山,1989)。

4.晒烟、晾烟调制与气象 晒烟是将采收的烟叶、用烟折(竹笆)夹牢,置阳光下曝晒调制而成。晾烟则是将烟叶串挂在绳上,拉拴在通风、避日光直射的晾房中调制而成。通常晾制时,以高温低湿的三伏天为宜。晾时可通过开关晾房门窗和调整烟绳距离。将气温控制在16~33℃。相对湿度控制在66%~80%,干燥到主筋容易折断即成。通常约需15~25d。晾制中在定色前,相对湿度昼低夜高,有利提高烟质。若在一段时期,湿度持续过高(>80%)、或过低(<60%),将会晾制成低等叶(张在淳,1993)。

  关注度: 1588   Baidu: 7   360: 0   Google: 0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二七加盟网 | 添加收藏 32490324 |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